俄乌冲突背后:能源暗战正酣
来源: 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 2022-06-08
  
  俄乌冲突硝烟未散,连锁反应环环相扣。
  油气储量及产量均稳居全球三甲的俄罗斯,一直是欧盟最重要乃至无可替代的能源供应国。基于俄罗斯在传统化石能源领域,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储产方面的独特地位,正面战场的硝烟之外,一场能源暗战正同步上演。
  欧洲放话能源“脱俄” 替代供应却无处可寻
  欧洲本土的能源资源相当有限,长期高度依赖进口,而这些资源的最大供应国无一例外都是俄罗斯。欧盟能源总署的数据显示,2021年,欧盟进口的能源中,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煤炭占比分别高达45%和46%,原油占比为27%。即便是已经“脱欧”的英国,也有36%左右的煤炭进口自俄罗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传统化石能源领域,俄罗斯掌控着欧洲的能源命脉。
  近年来,尽管欧盟各国通过规模化发展可再生能源全力推进能源转型,但能源供应安全,特别是天然气供给若隐若现的缺口,始终是悬在欧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国家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的欲望日益强烈。4月初,欧盟先是宣布将禁止进口俄罗斯煤炭,5月初又宣布,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有序地”禁止所有形式的俄罗斯石油进口。至于主力能源——天然气,欧盟也已公开表示,将在今年内替换掉2/3自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
  不过,虽然欧盟已“放出狠话”,但俄罗斯能源在可预见未来的“不可替代性”让欧洲人左右为难,欧盟成员国更是各怀心思,很难对俄能源制裁真正达成一致。比如,匈牙利就明确反对欧盟将俄罗斯石油列入制裁名单,斯洛伐克、捷克、保加利亚等欧盟国家也一致表示,短时间内无法停止进口俄罗斯原油。
  在禁与不禁的问题上,欧盟最大乃至唯一的担忧在于,如果弃用俄罗斯能源,替代品从何而来?
  以石油为例,有业内人士估算,欧盟对俄制裁引发的石油供应缺口将高达400万桶/天-600万桶/天,相当于2020年全球石油产量的4.5%-6.7%。而欧佩克和伊朗虽然拥有相当可观的闲置产能,但这两股力量对于填补俄罗斯可能“断供”后留下的空缺并不积极:一方面,正在遭受美国制裁的伊朗无法在短期内规模化释放产能。另一方面,欧佩克不希望看到国际油价因为过多产能入市而下行,增产动力明显不足。
  天然气的保供形势则更为严峻。资源储量仅次于俄罗斯和伊朗的卡塔尔已被证明无力快速帮助欧盟摆脱天然气危机,因为该国75%的天然气出口都已被亚洲买家的长协合同锁定。另外,中化能源首席经济学家王能全指出:“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中约90%是管输气,如果从全球具备‘替补’潜力的国家进口,绝大多数只能是液化天然气(LNG),而新建LNG接收和再气化设施需要较长时间。” 
  急于尽快摆脱对俄能源依赖,又难以在短期内能源自立的欧盟,在对俄制裁中大有“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之势——区域内始于2021年冬季的能源危机愈演愈烈,至今未见好转迹象。以不受欧盟“待见”的煤炭为例,欧洲5月交付的煤炭价格涨幅已超过两位数。花旗集团的统计数据则显示,欧洲天然气期货基准价在今年2月就已飙至200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欧洲各国电价也同步大涨,加之油价持续上行,预计欧洲今年在能源领域的开支将突破1.2万亿美元,创下2008年以来的新高。
  随着能源价格的高企,欧洲多项经济指标也在不可避免地恶化。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欧元区通胀率达到7.5%,连续6个月创历史新高,波罗的海国家以及荷兰等国的通胀率甚至达到了两位数。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报告也预测,今年,欧洲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将分别降至3%和3.2%。以德国为例,该国央行早已发出警告: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将令德国今年的GDP下滑5%,直接经济损失将高达1650亿欧元。
  鉴于能源供应形势严峻,欧盟委员会近日呼吁,重启连接西班牙和法国的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以便让阿尔及利亚的天然气流入欧洲。根据原计划,该管道建成投用后,阿尔及利亚对欧洲的供气量可由目前的不到1亿立方米/天,增至超过2亿立方米/天。但要重启这个接近“烂尾”的项目绝非易事,西班牙方面虽然赞同重启该项目,但却并不想分担巨额重启资金。
  美国抡起制裁大棒反而导致 能源贸易“去美元化”意外加速
  无论是俄乌冲突,还是对俄制裁,美国都是其中最为积极的参与者。抛开地缘政治方面的原因,美国的深度介入也有着能源层面的考量。
  “页岩革命”后,美国凭借超过7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年产量,超过俄罗斯,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生产国。产能持续井喷的美国天然气需要更多市场,但将天然气视为主力能源的欧洲,长期以来与俄罗斯往来更为密切。
  相关数据显示,欧洲每年需进口的约30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中, 1500亿立方米-2000亿立方米来自俄罗斯。而由于俄罗斯通往欧洲的输气管道大多需要过境乌克兰,欧洲曾屡因俄乌不睦面临天然气断供威胁。2014年,德俄两国又主导筹建了“北溪2号”输气管道,计划绕过乌克兰,每年直接向德国输送550亿立方米天然气,届时欧洲与俄罗斯的能源联系无疑将更加紧密,俄欧间的政经关系也有望出现质变。
  然而,俄乌冲突爆发后,迫于重重压力,德国不得不暂停“北溪2号”的审批程序,导致这一已经完工、只待通气的浩大工程沦为摆设。在观察人士看来,斩断俄欧间的能源联系是美国的重要战略目标,北溪2号“投产即遭弃”正是美方乐见的局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董秀成表示:“这次俄乌冲突,为美国进一步控制欧洲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近年来,美国为了切断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的能源关系费尽心机,比如制裁‘北溪2号’相关企业,积极向欧洲出口天然气,核心目标是让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逐步减弱,进而避免欧盟与俄罗斯走得越来越近,以此强化美欧同盟关系,控制欧洲整体格局,维系霸权体系。”
  切断俄罗斯能源与欧洲“物理联系”的同时,美国还联合欧洲对俄罗斯开展了规模和力度空前的“金融战”。在俄乌冲突爆发的最初阶段,美欧即联手将俄罗斯部分银行踢出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并冻结了俄罗斯在西方国家的资产,试图将卢布变为“废纸”。
  高压之下,俄罗斯作出强硬回应,宣布自4月1日起,欧盟、美国等对俄“不友好”国家和地区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必须用卢布结算。
  卢布对阵美元,能源战场上的烽火硝烟越烧越旺。
  俄罗斯“卢布结算令”发出后,美国很快同欧盟达成协议,计划在今年底前,以LNG的形式向欧洲增供150亿立方米天然气。但业界普遍认为,相比欧洲当前进口的俄罗斯天然气量,美国的增供实在是“杯水车薪”。同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査道炯还指出,如果美国增加对欧LNG出口,难免推高其国内气价,也不利于美国控制通货膨胀,另外还需新建相关基础设施,难以一蹴而就。
  对于欧洲天然气市场这块肥肉,美国很难一口吞下。相反,在金融领域,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却正在经受严峻挑战。对俄制裁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俄罗斯一直努力促成的能源贸易“去美元化”。
  “卢布结算令”发出后,亚美尼亚率先表示,4月已开始使用卢布购买俄气。欧盟国家匈牙利也很快表态,同意以卢布支付。更令美国尴尬的是,最先“跟风”制裁俄罗斯的英国,也于4月22日突然同意本国企业在5月底前通过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结算购气款项。同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在不违反对俄制裁相关规定的情况下,欧盟区域内的公司“使用卢布进行天然气交易结算是可能的”。
  而对于拒绝以卢布支付的国家,俄罗斯“说到做到”。目前,已经暂停向保加利亚、波兰和芬兰三国供应天然气。
  事实上,在美国频繁以美元作为武器实施制裁后,许多能源生产国都在酝酿能源贸易“去美元化”。比如,沙特已在考虑接受美元之外的货币作为购买原油的付款货币,伊朗则已将美元从商业活动中剔除。此外,俄罗斯和印度也已宣布建立“卢布对卢比”的贸易支付机制,后者将继续以“实惠”价格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
  路透社指出,美国主导发起的一系列制裁,将迫使卢布和其他货币在贸易中的使用“被动增加”,这将削弱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进而对美国的借贷和融资成本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BBC则表示,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已持续半个多世纪,但美国的强权主义作风让更多国家正加速谋求“去美元化”。
  “目前,已有多国同意在购买俄罗斯天然气时使用卢布结算,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国家加入。如此一来,美元的地位将被削弱。可以说,美国惯拿美元结算做制裁武器,是在不断消费美元的信誉。美国用100多年构建起了美元信誉,现在又在亲手破坏它。”中国石油海外专家刘贵洲告诉记者。
  国际油市频繁异动 欧佩克婉拒再增产
  在欧洲、俄罗斯、美国围绕能源“明争暗斗”之时,此前一度主导国际油市起伏的欧佩克却显得十分 “淡定”。作为昔日在国际油气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强势力量,欧佩克面对当前的乱局并未急于采取行动,反倒顶住来自欧美的压力,坚持延续此前的减产节奏。
  “中东地区的产油国可能会更多考虑利润,而不是急于增产抢占市场。”刘贵洲预测。
  王能全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油价持续高位震荡,但这并不是由市场供需失衡导致的,更多是由恐慌情绪引发的。美国和国际能源署(IEA)已陆续释放原油储备,英国也在增加油气生产。基于这样的事实,中东产油国不会大幅增产。”
  从市场的实际表现来看,欧佩克确实无意出手。3月初,两大国际基准油价——布伦特原油和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双双突破110美元/桶,IEA及其成员国旋即宣布将陆续释放总计1.2亿桶的原油储备。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佩克+”减产联盟仍然“我行我素”,决定延续此前的温和增产计划。尽管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不断敦促欧佩克快速增加原油供应,但欧佩克以“当前的价格波动并不能反映市场基本面变化”为由,婉拒进一步增产。期间,欧佩克两大重要成员国——沙特和阿联酋的领导人,甚至拒绝了美国总统的电话沟通邀约。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欧佩克的“领头人”,沙特近年来与美国的关系似乎正在走下坡路。受益于“页岩革命”,美国的非常规石油产量过去10年来不断激增,供应的超预期增加导致国际油价一度腰斩,美国在国际油市中的话语权随之大增,沙特及其领导的欧佩克的影响力则不断式微。在此背景下,为重新平衡市场,欧佩克成员国和以俄罗斯为首的10个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限产协议,组建了“欧佩克+”减产联盟。换言之,在远离美国的同时,欧佩克与俄罗斯的关系正在进入某种“蜜月期”,这成为近年来国际油市的一大深刻变化。
  “中东地区,尤其是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国家有其固有的政策考量,即通过限制产量维持石油价格稳定和合理。欧佩克的市场占有率不断降低,才产生了‘欧佩克+’机制,这些资源国采取了一些措施稳定油价,而且效果十分明显。预计这些资源国不会随美国意志起舞,而是会在国际博弈中采取更加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政策选择。”董秀成分析指出。
  能源安全“优先级”提高 全球降碳节奏悄然生变
  俄乌冲突引发的连锁反应再次凸显了传统意义上的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即能源供应必须时刻大于需求,其“优先级”大有超越近年来如火如荼的能源转型之势。这一现象在“当事者”欧洲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直以来,欧洲在践行绿色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表现得极为积极。2020年,欧盟提出了“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55%、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然而,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危机,让欧洲许多国家不仅重拾已被抛弃的核电,甚至开始重新“拥抱”煤电。
  欧盟早前公布的“绿色能源法案”,将天然气和核能一并列为“绿色能源”,一度引发了巨大争议。目前,捷克、法国、波兰、英国都在寻求新建核反应堆。在此之前,历来重视发展核电的俄罗斯自带强大的融资能力,一直是欧洲核电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与莫斯科的一切商业交往都成了欧盟国家的“禁忌”,这使得美国的核电技术在欧洲有了想象空间。
  与此同时,德国率先宣布将建立战略煤炭储备,意大利、法国、波兰和西班牙也相继表示将延缓煤电的退出,英国则更进一步,开始考虑新建燃煤电厂。欧盟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蒂默曼斯甚至公开表示,欧盟各国在转向可再生能源之前,“可以在煤炭上停留更长时间”。放在俄乌冲突爆发前,类似的表态和行动出现在欧洲是不可想象的。
  事实上,欧洲用能高碳化、碳排放量不降反升的苗头早已有之。据研究机构雷斯塔能源公布的数据,2021年,欧洲燃煤发电量同比增长18%,中断了自2012年以来的下降趋势。
  对此,董秀成认为,当前形势下,欧洲国家为摆脱对俄能源依赖,不得已重启煤电,不利于全球能源转型和碳中和进程,属于一种无奈选择。但从总体趋势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加快能源转型是不可逆的大势,欧洲也不会“改弦更张”。
  事实上,欧盟委员会已经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提升至45%,部分欧盟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更为激进,其中,德国内阁已经通过了一揽子法案,计划将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能力提高约3倍,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100%,比德国此前制定的“100%实现绿电供应”计划时间整整提前了5年。奥地利、比利时、立陶宛、卢森堡和西班牙也联合建议欧盟,到2030年至少增加10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到本世纪末建设至少7000万个太阳能屋顶。
  然而,知易行难,欧洲的可再生能源“雄心”将面临重重考验,能否如期借力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独立还需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欧洲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相当激进,实施起来存在不小的困难,并且需要较长时间。因为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还不稳定,而且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仍高达84%,煤炭消费量近年来也呈上升趋势。在大规模储能技术取得突破前,化石能源仍将是能源供应的主力。”王能全分析指出。
  但也有观点认为,欧洲遭遇的能源危机会加速其能源转型进程,例如欧盟成员国意大利,在俄乌冲突后迅速批准了总装机超过40万千瓦的6座风电场。 “欧洲国家制定的清洁能源发展计划,具有很强的目标和导向意义,未来会吸引更多资金投向低碳清洁能源,推动清洁低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有助于储能技术的突破。”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满平认为,“欧洲部分国家有能力实现自己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
  另有专家认为,经此一“役”,放眼全球,碳减排进程或将生变。
  “短期内,欧洲重启煤电无疑是对全球‘双碳’进程的偏离。长期看,欧洲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措施确实会促进欧洲碳减排。但经过此次冲突的‘洗礼’,遭受西方国家一系列制裁的俄罗斯也可能选择偏离现有规则和秩序,不再认可欧盟构建的‘碳秩序’,其以后的降碳行动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这意味着,全球能源转型和碳减排都将面临更大挑战。”刘贵洲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