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全省煤电油气运行平稳 可满足一季度经济“开门红”需求
来源: 改革网 发布时间: 2022-01-29
  
  稳增长离不开能源供应保障。在1月26日召开的福建省发展改革委一季度“开门红”新闻通气会,福建省发改委电力处处长李翔介绍,目前福建全省煤电油气运行平稳,能源供应可满足一季度经济“开门红”需求。
  电力方面,福建全省现有电力装机容量6983万千瓦,预计一季度全省最高用电负荷3700万千瓦,考虑机组正常检修和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稳定因素,发电能力仍可保持在4000万千瓦左右。福清核电6号机和国能连江电厂2号机将在2、3月陆续投产,一季度全省电力供应可以保障。
  煤炭方面,截至1月23日,福建全省16家主力燃煤电厂厂内存煤381万吨,可供近30日平均负荷发电天数21.3天。全省非电厂码头存煤287万吨,其中3处政府可调度主要储煤基地存煤152万吨。一季度计划采购电煤1349万吨,其中2月计划采购电煤450万吨,可保障全省燃煤电厂需求。
  天然气方面,至1月23日,莆田LNG接收站罐存天然气约36.37万吨(约可用50天),1月24日到港一船,2月7日还将到港一船。一季度全省天然气供应基本可保障。
  在谈及一季度能源保供工作情况时,李翔说,目前福建已开展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全省电力电量平衡预测分析。优化各类机组检修容量和气电调度,根据负荷情况,有序安排机组启停,保障电力供应需求和机组运行安全。1月1日-23日,全省累计用电量158.6亿千瓦时(日均用量6.9亿千瓦时),农历同比增长3.8%,全省电力运行平稳安全。
  二是推进在建电源项目投运。促进福清核电6号、国能连江2号两个新增电源点建设,确保一季度投产运行,可增加供电能力225万千瓦。届时全省发电装机容量将突破7000万千瓦,进一步增强发电保障能力。
  三是推动发电供热用煤中长期合同全覆盖。督促发电企业签订落实2022年电煤中长期合同,不定期召开电煤保供工作会议,对主力燃煤电厂进煤实施日跟踪,并通过奖惩考核机制督促各主力燃煤电厂加大电煤采购力度,确保电煤库存量满足发电企业机组发电需求。截止1月23日,全省厂内电煤库存可供近30日平均负荷使用21.3天。
  四是落实天然气合同供需合同。中石油与下游用户一季度中长期合同已签署,中海油与下游用户2022年合同已签署,提出可中断用户清单,拟定天然气应急保供预案,近期来船已落实,一季度全省天然气供应满足保障需求。
  五是落实一季度“开门红”政策。组织协调福清核电、宁德核电两家核电厂与电力市场内春节期间连续生产的工业企业开展短周期电力直接交易,参与交易电力用户400家,交易电量20亿千瓦时,减少交易用户电费支出2亿元,有效降低工业企业用电成本。
  据李翔介绍,下一阶段,福建将紧紧围绕保民生、保抗疫、保发展、保安全,采取更加精准、精细的措施,坚持供需两侧双向发力,统筹能源保供、经济发展等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协商,精准调度,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全省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
  ——进一步优化电力调度。密切跟踪用电负荷和气温、来水、供气情况变化,不断优化运行调度,适时调整电网运行方式,科学安排发电机组检修计划,充分发挥抽水蓄能机组移峰填谷作用和LNG机组的顶峰发电能力,满足全社会用电需求。
  ——保障发电机组安全可靠运行。督促各发电企业主要领导把确保安全生产、确保机组满负荷发电作为当前重点工作,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企业设备巡查维护,细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提高设备可靠性。
  ——有效提升电煤库存水平。督促各主力燃煤电厂落实企业电煤保供主体责任,加大电煤采购力度,确保电煤库存量满足发电企业机组发电需求。推进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发电供热企业确保用煤中长期供需合同签订率达到100%。加大电厂存煤考核力度,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存煤15天以下电厂动态清零要求,全省电煤库存力争保持在20天。
  ——做好天然气储备保供。制定印发《福建省天然气应急保供预案》,建立上下联动应急保供机制,保障我省民生和重点用户用能需求。加强组织协调,督促天然气供需双方签早、签实2022年和2023年1-3月合同,并严格履约。督促中海福建天然气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福建分公司多方争取气源,为2022年新投产运行的宁德线和德化支线提供新增气源,保障我省稳定供应。
  ——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密切关注气象情况,超前做好各类灾害防御工作,完善灾害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针对性演练,保障紧急情况下的高效响应和快速处置。
  ——落实能源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督促各相关企业切实落实能源保供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大安全风险防患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强化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组织开展长输油气管道全面自查、监督和抽查工作,督促企业加强日常巡检维护,保障供气安全稳定。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和事故报告制度,确保人员到岗、信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