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兼并重组 打造世界级钢铁企业集团
来源: 新华社 发布时间: 2019-09-17

钢铁被称为工业的粮食。1949年中国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千分之一,全国几乎没有一家完整的钢铁联合企业。到1996年,仅用了47年,中国就成为全球第一产钢大国。此后,中国连续23年稳居全球钢铁生产和消费第一位,已经占据全球钢铁产量的半壁江山。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他表示,历经70年的发展,我国钢铁工业已经处于世界一流方阵,为国家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70年发展铸就辉煌


“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钢铁工业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均取得了巨大进步,满足了国家发展的需要,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钢铁强国之路展现出光明前景。总体来看,从产品服务能力、产业规模效应、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中国钢铁工业综合实力已处在世界一流方阵,是可率先进入制造强国先进行列的产业之一。”李新创表示。


2015年以来,钢铁行业发展的关键字是“供给侧改革”。对于供给侧改革的意义,李新创认为,一是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对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判断,坚定了壮士断腕去产能的决心,使各方面的思想、目标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二是切实解决了困扰钢铁行业多年的“地条钢”问题,约1.4亿吨相关产能退出市场。三是“去产能”实实在在压减了我国过剩的钢铁产能。钢铁行业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确定的钢铁去产能1亿-1.5亿吨的上限指标。四是在世界工业史上前所未有地促使以亿吨计的过剩钢铁产能稳步退出,为解决全球钢铁过剩问题做出了中国贡献、提供了中国智慧,彰显了世界第一钢铁大国的担当,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五是推动钢铁企业树立了新发展理念,促进绿色环保、自主创新等新理念深深植根于钢铁企业未来发展。六是有力抑制了违法违规的新增钢铁产能项目。七是促使钢铁行业效益大幅回升。


控总量提升集中度


进入2019年,中国钢铁行业面临诸多挑战。铁矿石价格一路上涨,行业盈利水平受到较大影响。同时,化解新增产能的压力和“地条钢”死灰复燃的风险始终存在。


“我国铁矿石需求量仍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高位,且仍需要通过全球市场实现供应保障。”李新创建议从五方面加强工作:一是要加快国内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以增强铁矿石定价能力;二是以环保总量控制国内钢铁产量;三是以污染物排放水平控制钢材出口;四是加强废钢循环利用体系建设;五是加强对铁矿石金融贸易工具的监测监管力度。


对于钢铁产业的未来发展,李新创认为,一是要巩固去产能成果,杜绝“地条钢”死灰复燃,严肃处理新增产能项目,全程从严监管产能置换项目。二是要从环保、税收、进出口、品种质量等方面,加快构建和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优胜劣汰”。三是要加快推进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行业自主供给调控能力,增强钢铁在产业链中的利润分配能力,为钢铁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九化”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成为新时代中国钢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主题。李新创认为,深入推进“九化”协同,重塑产业价值链,全面提高钢铁行业竞争力是实现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是绿色化,加快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建立有效益、可持续的现代化绿色工厂、绿色产业链和产品体系;二是有序化,以提升竞争力为核心,加快推进钢铁企业重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钢铁企业集团;三是品质化,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构建集质量、服务、创新和文化于一体的品牌体系;四是标准化,引领企业建立适应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的企业标准体系;五是差异化,找准企业定位,明确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同时做好战略差异化、产品差异化和品牌差异化;六是服务化,钢铁企业应由单纯的制造增值向制造、服务协同增值转变,进而推动商业模式变革;七是智能化,全面提高钢铁企业竞争力;八是多元化,形成沿钢铁工业纵向延伸、横向耦合或属地结合的多元化经营体系;九是国际化,整合利用全球资源和网络体系,开展产能、工程技术、产业链上下游、研发、贸易等国际合作。